生在浙江宁波,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看似与哈尔滨“八竿子打不着”的张俊海,却与这座城市有着不解之缘。
作为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火炬“澎湃”的设计师,这已经是张俊海为哈尔滨设计的第三件作品。此前,他参与设计加工制造的雕塑《走向北京》和《鱼乐》目前还坐落于群力音乐公园和友谊西路。
在这个南方汉子的眼中,哈尔滨是一座在黑土地上充满活力和冲劲的城市,而这也是他最想通过火炬“澎湃”展现的亮点。
来过哈尔滨3次的他 为这里留下了3件作品
能为他心中的“新中国工业之子”创作3件作品,张俊海坦言,这是他的荣幸,也是对这座城市的致敬。“这座城市让我感受到了蓬勃生长的力量,所以10多年前,我参与设计了《走向北京》和《鱼乐》两件雕塑作品。”他说,虽然只来过哈尔滨3次,但对于这座城市,他有着难以言说的情结。
十多年后,恰逢哈尔滨成为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东道主,对这座城市有着无限憧憬的张俊海,把自己在知识、技能和经验上的积累融合在了自己巧夺天工的设计中,创作了这个名为“澎湃”的亚冬会火炬。
张俊海说,“澎湃”选取了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特色的水的形态,展现出汹涌澎湃之势。火炬的外壳以绽放的哈尔滨市花丁香花为造型,将中国红、丁香紫、冰雪白等色彩相结合,寓意着真诚豁达、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龙江,以及主办城市哈尔滨“奥运冠军之城”“上合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核心区”和“双亚冬之城”的冰雪和人文特色。
创作时间3周 他独立完成火炬设计
据张俊海介绍,2010年,他曾与团队一起参与了广州亚运会火炬的设计工作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又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独立设计了一套火炬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申请了一套燃烧系统的专利。
有了深厚的积累,张俊海在设计本届亚冬会火炬“澎湃”时,仅用了3周时间就独立完成了设计工作,还将自己的专利巧妙融合到了火炬的设计中。回忆那段忙碌的时光,张俊海说,他每天都会从早上8点工作到凌晨3点。“很遗憾没能在设计火炬期间来到哈尔滨采风,但经过周密的调研,我们欣喜地发现这里在近几年建了哈尔滨大剧院等多个标志性建筑,所以也把它们都放在了‘澎湃’的设计元素中。”
张俊海说作为一名设计师,他最期待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设计,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意境传达给受众。“能把我对哈尔滨的感情和对亚冬会的热情传达给运动员和观众们,让我感觉很荣幸。也希望大家通过这支火炬,看到哈尔滨的蓬勃生长之力和十足的张力。”张俊海说。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堃雷 文/视频拍摄制作 杨子怡/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