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退休干部罗致焕荣获了“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作为中国第一个冬季项目世界冠军,他此前还荣获“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奖”“建国60周年体育特殊贡献奖”。这些荣誉是对罗致焕长期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忠诚奉献的崇高赞誉。

青年罗致焕
冰锋不老丹心永驻
4月13日,记者通过视频电话,采访了身在上海的罗老。此时,已84岁高龄的罗致焕正在他与妻子在上海建立的轮滑、速度滑冰俱乐部里,俯身指导少年学员。孩子们簇拥着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声声“罗爷爷”在训练上回荡。这一幕,与62年前,他在日本长野的世界滑冰锦标赛上奋战夺冠的场景,在时空长河遥相呼应。从新中国首位冬季项目世界冠军到耄耋之年的“滑冰爷爷”,这位冰雪赤子,用一生诠释了“冰锋不老,丹心永驻”。
1963年2月24日,初出茅庐的罗致焕,站在日本长野第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子组1500米决赛起跑线上,他身边是强手如林的西方速滑运动员。比赛开始前,教练孙显墀从指挥区跑过来叮咛:“致焕,你低头看看,你胸前有什么!”这位来自黑龙江的青年低头看到胸前绣着的国徽和“中国”两个字,使命感瞬间涌遍全身。

1963年罗致焕取得第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男子1500米冠军
“我一定要拼尽全力,为祖国争光!”随着发令枪响,他深吸一口气,带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如脱缰之野马般冲了出去。冰刀与冰面撞击的脆响仿佛“战鼓”,势均力敌的挪威选手1米9的高大身影,在罗致焕的视线余光中逐渐后退……
2分09秒02!当计时器定格时,看台上华侨们“中国万岁”的欢呼声浪几乎掀翻屋顶。“来自中国的罗致焕夺冠,并打破了男子全能世界纪录!”五星红旗首次在世界冬季运动赛场升起。这不但是中国的第一个速滑世界冠军,也是亚洲的第一个速滑世界冠军。
破冰者的长征
罗致焕16岁开始学习速滑,仅用短短6年“炼”成世界冠军,开创了中国冰雪运动的传奇。而胜利背后的艰辛,远比冰面更冷硬。
“我已把当年参加第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时穿的这件红毛衣,捐献给黑龙江省体育博物馆陈列、展览。希望中国年轻一代体育健儿,能传承、发扬老一代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精神,为中国体育事业再创辉煌。”罗致焕一边向记者展示当年登上世界领奖台的照片,一边讲述了那难忘的过往。

青年罗致焕在比赛中
1963年2月,出征第57届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参赛前,国家体委给赴日本参赛的包括罗致焕在内的8位运动员准备了这件新“战袍”——红色的毛衣像红旗一样耀眼,胸前的国徽是用绒布缝上去的,“中国”两个字是精心绣上的。“那时,可不像现在的运动员,能拥有训练、比赛、领奖等不同场合的专业运动服来更换。我们只有这一件毛衣。但是,它对于我们来说是无价珍宝,它见证了中国冰雪体育从无到有的光辉历史。”罗致焕深情地说。
“成功绝不取决于优越的条件,而在于努力拼搏。”罗老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训练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室内滑冰训练场,也没有取暖设备,队员们都是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野外训练,大家只有靠不停的训练来提高体温,抵御寒冷。为了争取更多训练时间,每年秋末冬初,罗致焕和队友们坐着敞篷汽车,像候鸟一样追寻冰面。满洲里小北湖、黑河五大连池、虎林的月牙泡等地,都留下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在美国参加滑冰世界锦标赛时,曾有韩国赞助商以高薪和优渥的训练条件,试图说服罗致焕留在美国,被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罗致焕初心坚定:“要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奋斗终身。”
永不谢幕的冰上传奇
运动员退役后,罗致焕先后出任了黑龙江省速滑队教练、国家速滑队教练。在执教生涯中,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滑冰技巧和大赛经验传授给年轻运动员,培养出了王玉娟、王秀玉、张青、刘月希等一大批优秀速滑运动员,为中国冰雪运动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1994年,他以教练员的身份带领叶乔波、王曼丽、杨春媛等运动员参加了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而退休后,罗致焕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亦是丝毫未减。对于罗老来说,退休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他与妻子——速滑全国冠军、速滑教练李亚慧创办了“罗致焕双滑队”并且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了滑冰教学公益账号,通过300多个教学视频向广大体育爱好者普及冰雪体育、传授滑冰技巧,目前已拥有粉丝近万人,收获点赞10万多次。

年逾八旬的罗致焕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
罗老还拿出积蓄,在哈尔滨开设了速滑俱乐部,并与哈尔滨华兴小学共同建立“轮滑冰雪运动基地学校”,为中国滑冰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贡献力量。
多年来,他积极倡导在有条件的省市普及青少年冰上运动。
近4年来,罗致焕和妻子在上海开展了轮滑、速度滑冰“双教学”。他认为轮滑和速滑有密切的关联,把夏季和冬季结合起来训练,相得益彰。每年暑假,罗致焕夫妇都会带领上海的小滑冰学员到哈尔滨的专业冰上训练场所进行集训。“我们在上海的轮滑、速滑俱乐部的一个孩子,在2024年的全国群众性滑冰比赛上获得了少儿组冠军呢。”罗老开心地告诉记者。
虽然年龄在逐渐增长,但是罗致焕依然关注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各项重要活动。2022年2月2日,罗致焕以第一棒北京冬奥会火炬手的身份亮相并亲吻火炬的经典画面,成为这届冬奥会的经典镜头之一。2025年2月3日,在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现场,罗致焕又手捧火炬,再次奉上了深情一吻,这一吻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致敬,更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热血凝成接力棒。

年逾八旬的罗致焕心系冰雪运动人才培养
“近些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冰雪体育发展,冰雪运动得到大力推广,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小将站上了世界领奖台。中国冰雪运动,未来可期!”退休后,罗老依然十分关注年轻运动员的成长,经常前往国家队、黑龙江省队训练现场,为运动员们提供建议和想法——2021年3月末,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速度滑冰冠军赛上,80岁的罗致焕连续多日到现场观赛,为新生代运动员加油助威;2023年2月,82岁高龄的他参加“中国·哈尔滨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的活动,在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坚持为参赛者做技术讲解和动作指导……
从1963年为祖国赢得第一个冰上项目世界冠军冠军,到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火炬手,罗致焕用六十几年的光阴丈量着中国冰雪运动的崛起之路。正如罗老所言:“把一生献给祖国冰雪体育事业,无怨无悔。”
罗致焕的故事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冰雪人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