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气象部门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为赛道团队提供了精准的天气预报,保障了赛事的圆满完成。”高山滑雪竞赛团队赛后对气象服务人员说。
2月9日,第九届亚冬会高山滑雪比赛顺利结束,气象部门保障服务获得竞赛部门负责人的充分肯定。这背后,折射出气象团队众志成城、精益求精的预报精神。

“亚布力有自己的山地小气候,天气形势比较复杂,是预报比较大的难点。对于高山滑雪回转项目,竞赛部门最关心的是风速问题,这关系到缆车是否正常运行,运动员能否顺利到达起点进行比赛。”亚冬会气象台高山滑雪现场服务预报首席时少英说。

2月6日16时,竞赛部相关负责人在高山滑雪训练协调会上一致表示,“根据目前的天气形势,只要缆车能开,那回转赛事就能正常进行,需要持续关注天气预报。”
“7日、8日和9日这三天,天气条件将一天比一天好。8号比赛日,早晨山顶的风速预期比7号小2-3米/秒,缆车运行的可能性较大。”时少英在2月7日的赛前领队会上介绍。

2月8日早上5时许,天还没亮,她所在的高山滑雪气象服务组就开始实时监测每分钟风速的变化情况,直至比赛结束。监测到起点最大阵风为12.9米/秒,缆车降速运行,实时风速与预报几乎一致,预报非常准确,比赛顺利进行。同样,2月9日,正如预报的那样,天气风和日丽,缆车正常运行,比赛圆满结束。

精准的预报离不开预报员不舍昼夜地观测与研判。“每天早上5点起来查看观测数据,6点进行一次会商,说明当天的服务关注重点,一宿没睡也很正常。但是为赛事提供可靠的气象支撑是我们不能辜负的光荣使命。”时少英说。不仅如此,作为特聘预报服务首席,她在完成自己负责的高山滑雪赛事之外,更是成为了其他雪上赛事气象服务小组的“指导老师”,哪里出现预报的“疑难杂症”她就出现在哪里。

气象预报团队每天还要进行三次常规会商,如果出现可能影响赛事的天气过程就会进行加密会商。同时各个赛事气象服务小组会根据天气形势随时进行商讨,运用“分钟级、百米级”的先进预报技术,输出24小时内逐小时预报和24小时至72小时内逐3小时预报以及更长期的每日预报等产品,并对接相应的竞赛运行团队,通过现场和微信群进行分发,为其决策提供参考。
精密的监测是让赛事顺利进行的“定海神针”。据了解,亚布力高山滑雪区共建设了5套气象观测设备,能够实时监测风向、风速、温度、气压、能见度、雪深等十种气象要素。

“我们每天都会去赛场周边的气象站进行巡检,如果遇到比赛日,要在早上7点前赶赴比赛场地,在运动员抵达之前迅速完成场地内所有设备的巡检维护,并用手持气象仪器对自动站观测数据进行现场比对。”亚冬会气象保障服务人员王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