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已圆满落幕,盛会的余温仍萦绕于这座城市,回望18个月的坚守,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首战用我绝无一失
“燃情哈尔滨”系列测试赛、亚冬会雪上项目主赛场,18名运动员被成功救援转运。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雪域救援队的“首战”,就亮相在国际赛场。


为了更好的服务亚冬赛事,保障运动员安全,哈尔滨消防研判亚布力雪上赛区的安全风险系数,主动承担赛事救援工作,克服时间短、经验少、标准高、技术专业性强、救援环境复杂等因素,用短短600小时的集训专练,用短短300小时的实演实战,锻造出一支反应迅速、技术高超、素质过硬的雪域救援“前突队”,受到央视等多家媒体关注。
智能赋力瞬态共频
安保行动,指挥先行。亚冬会消防安保工作以科技赋能、信息支撑搭建运行“扁平化”“可视化”“智能化”指挥作战体系。

整合万余路固定监控资源、千余条重点部位视频信号,百余个流动视频点位,现场情况全抓取,重点信息全掌握。主动打造综合数据监测平台,实时采集分析电力负荷、气象要素、地屏温度、热成像火情和社会面灾害事故数据,通过AI算法实现异常态势的智能预判,建立“视频全域感知、数据多维分析、指令精准传达、资源协同调度”智慧指挥体系,实现“监测-预警-处置”闭环管理,为应急状态下科学研判分析、精准调度力量提供可靠支撑。

三圈管理除患清零
运行“核心圈”“周边圈”“社会圈”“三圈”动态管理模式,营造“无患亚冬”。严看“开闭幕式”,“消防+特勤+电力+场馆+演出团队”联动作业,针对LED屏、电气线路采取“逐节捆扎、编号管理、追踪到人”方式,做到全寿命监控、精细化监管、无盲区监督。运用“六清”工作法地毯式排查核心场馆消防安全隐患,近千名防、灭火指战员开展防消联勤、蹲点看护、一体巡控,防患于未然,处置于分秒。严控“500米范围”,以涉赛场馆、住地酒店周边为重点,绘制“安全防范平面图”,邀请专家团队,高频开展消防设施、建筑防火、燃气安全等领域“培训式”指导检查,建立运行消防安全团队,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化解场所、区域风险。全体消防监督执法人员镇守一线,与街道乡镇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共同作业,一体推进“查、改、宣”,对区域内各类场所实施跟踪督办、动态更新、挂单管理,确保隐患清仓、风险见底、措施到位。发动6类包保人员进行模拟实操演练,推动社会单位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提升自防自救能力。严防“社会面风险”,每日进行全市火灾形势分析,形成研判报告,防火队伍全覆盖共享。系统分析5年来2月份区域警情灾情,绘制火灾、亡人、救援“三类热力图”,为社会面防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常态化派出60余个监督检查组全时段工作,联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12.5万人,实施群防群控、落实联防联控,实现每条街道有巡逻检查队伍、每个单位落实值班巡查、每个楼院组织网格力量看护。统筹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冬春火灾防控、电动自行车整治等专项行动,累计检查整改隐患1.2万余处。


扩大宣传培训声势,组织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和志愿者专项培训,线下互动平台、线上网络展播协同发力,受众近200余万人次,消防安全形势高度稳定,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奋战”的背后,有“冰与火”的热忱,有“冷与暖”的坚守,有“舍小我”成全“大家”的奉献。这背后,冰城蓝焰早已继续投身“冰雪旅游”的火热护航,“顶流”哈尔滨,永远都有赤诚的“守夜人”。
燃情归于安宁,蓝焰依然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