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李方慧现身瑞士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世锦赛赛场,她的表现再次吸引家乡通河县的关注,启蒙教练张志勇把搜集到的信息第一时间转给李方慧的师弟师妹们。
正是这样一众专注于滑雪事业的发烧友们润泽了小县城的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沃土。20多年来,通河县孕育出众多“小李方慧”。一个一直靠转地租借滑雪场训练的小县城,如何把滑雪运动员送上最高殿堂?日前,记者来到通河县了解到,从“借鸡生蛋”到桃李芬芳,多年来,该县另辟蹊径走出一条独特的培养之路。

雪上训练
榜样引领赛事中觅好苗
驱车半个多小时,记者来到铧子山脚下的一处滑雪场。此时,坡度不大的一条宽敞的雪道上,已经露出黑土。在通河县青少年业余体校滑雪教练员张志勇的指引下,绕过高山雪场来到一片空地。“这是练习越野滑雪的场地。”张志勇告诉记者,这处雪场去年才建成投用。现在,队员们已经结束雪上训练,正在各自学校备战即将开赛的一年一度环城跑。

陆地滑轮训练
通河县中小学生环城跑是该县每年开春以来的第一项体育赛事,比赛吸引大批中小学生参与。
“环城跑是我们选才的良机。”张志勇说,每年的环城跑都能选拔一些适合越野滑雪的好苗子,李方慧就是当年从环城跑赛场上发现的。提到爱徒,张志勇格外自豪,“方慧正在瑞士征战世锦赛。这项比赛是她这个雪季最关键的一场赛事,从28日开赛到30日的决赛,每天我都会把她的情况第一时间传达给家乡体校的小运动员们。”
第九届亚冬会上,李方慧拿到首金,紧接着又在加拿大夺得了她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成为家乡师弟师妹们的偶像。
连日来,张志勇频频出现在通河县各中小学校,通过学生们的备战训练物色好苗子。“我们先从中长跑入手,检测孩子们的耐力,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越野滑雪训练,培养专项能力,然后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向更高级别的单位输送。”张志勇说,这些年来,县体校的小运动员都是通过中长跑比赛选拔出来的。
20年耕耘桃李满园
1974年出生的张志勇,15岁便踏上越野滑雪训练场,后来成为一名专业的滑雪运动员。2004年,通河县成立青少年业余体校越野滑雪队,彼时已退役的张志勇成为该县青少年业余体校唯一的滑雪教练。
“刚开始的时候,条件太艰苦了,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器材。”回忆起滑雪队成立之初的艰难,张志勇感慨万千。由于县里资金有限,训练器材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他跟着当时的县文体局领导四处奔走“化缘”,打听哪里有闲置的雪鞋、雪板、雪杖,不仅在省内寻觅,还远赴吉林通化、辽宁沈阳等地,以借和买的方式,终于凑齐训练所需的装备。装备齐了,张志勇又因没有训练场地犯了难。他的破解之法是,寒假期间带领着孩子们辗转乌吉密和玉泉等地联系滑雪场进行训练。
张志勇带过许多孩子,寒暑假是他最忙碌、最辛苦的时候。尤其是冬天,带着孩子们进山训练,他身兼数职,既要精心安排训练计划,又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还要负责维修器材。
从业20年,张志勇送走了一批又一批队员:他们有的进入市队,有的进入省队,还有的进入国家队。除李方慧外,还有在全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上取得冬季两项女子团体金牌的王洋、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大学生滑雪比赛的郝日、在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和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上分别夺得冠军的秦海洋、在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上斩获北欧两项冠军的赵立新、在2015—2016年全国越野滑雪青少年锦标赛中获得团体短距离冠军的裴彤、在全国双板U型场地锦标赛和全国双板U型场地冠军赛中分别夺冠的段新宇……
目前,县体校有8到12岁的小运动员共16名。其中,有几名队员已经初步显现出李方慧当年的特质。

辅助训练
深化体教融合搭好进阶之路
在通河县体育馆有一处专门用于陆地训练的场所,跑步机、单车、组合器械等一应俱全,“这是县里给我们配备的陆地训练设备设施,课余时间或者是雪上训练间隙,孩子们就利用这些设施进行体能、柔韧、耐力、力量等专项素质训练。”张志勇告诉记者,去年,县里为滑雪队配备了10台风阻机,用来进行辅助训练。

越野滑雪比赛进校园
据通河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郑晓丹介绍,近年来,通河县不断加强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进一步扩大体校招生力度,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不断发力。20年来,一众孩子踏上滑雪之路,越野滑雪项目在通河发展得越来越好,已经成为县里的重点项目。2024年,越野滑雪项目被列入通河县中小学冰雪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了解并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通河县将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扩大冰雪运动普及面,完善训练设施,助力更多“冰雪之星”从铧子山走向世界舞台。“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改变,为更多热爱滑雪的孩子们搭建起通往世界舞台的梦想桥梁。”郑晓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