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快讯
市场开发
亚冬百科
魅力哈尔滨
点击阅龙江
赛事购票




一路同行!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助力哈尔滨亚冬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5-02-15


2月7日至14日,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成功举办。7日,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可在哈尔滨调研,充分肯定了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打造“红十字生命守护圈”,服务保障亚冬会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在中央大街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红十字救护站,王可提出殷切希望:“救在身边,惠及百姓,祝愿你们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这既是对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的鼓励与鞭策,也是对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参与亚冬会服务保障工作取得成效的充分肯定。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关于“高质量完成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筹办工作”的有关要求,自2024年6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哈尔滨市红十字会秉持“向上争取、交流互鉴、协同作战、敢打善赢”的工作原则,聚焦“城市侧”和“赛事侧”,积极投入到亚冬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中,主动争取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省红十字会支持,承接亚冬会服务保障任务,全力调动优势资源,策划实施“红十字与亚冬同行”系列行动,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贡献红十字力量。

 

固本强基,“吸氧”助燃,为参与亚冬谋势蓄力

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历史上首次参与服务保障洲际级别的国际赛事,本着“交流借鉴、突出特色”的原则,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兄弟城市红十字会服务保障大型赛事的成功经验。2023年11月,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琳带队赴北京调研学习北京市红十字会参与保障冬(残)奥会的工作经验,考察了北京市救援服务中心指挥平台、专业救援车辆、培训基地及999平台运行模式。2024年10月,市红十字会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开展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服务保障工作调研,实地学习移动式红十字救护站、红十字应急救护点建设等经验,为亚冬会的服务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着“亚冬有需、红会所能、锦上添花”的原则,哈尔滨市红十字会研究制定了《“与亚冬同行·红十字在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从赛事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人员密集场所应急救护设备布设到城市侧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主动融入,精准施策,为保障亚冬聚能助力

为成就一届圆满成功的亚冬盛会,市红十字会立足主责主业,多渠道、分类别、有重点地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在哈尔滨亚冬会城市侧志愿服务“舞台”唱响“红十字声音”。

红十字志愿服务助力“精彩”亚冬。2024年12月以来,市红十字会集中开展城市侧志愿者组织发动工作,538名红十字志愿者上岗服务,服务点位涵盖亚冬会非涉赛场馆、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景区等9个区域8个站点。志愿者均具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应急救护员资格,已多次为突发不适的游客提供院前应急救护。截至2025年2月13日,市红十字会派出志愿者2880人次,服务总时长1.3万小时。

同时,市红十字会还为哈尔滨国际马拉松、哈尔滨轮滑马拉松世界杯、哈尔滨亚洲速度滑冰马拉松及市直机关冰雪运动会等国际、全市重大赛事提供现场应急救护保障,搭建起传播人道主义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爱心桥梁。

“红十字生命守护圈”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为服务亚冬赛会实际需要和助力文旅经济发展,市红十字会在全省首创打造“红十字生命守护圈”,通过在三站一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空间布设应急救护设备,设置红十字救护站,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阵地,以哈站北广场、道里区中央大街等为代表的“生命守护圈”,已经多次在突发状况下为游客提供院前急救。目前,“红十字生命守护圈”已实现九区全覆盖,搭建起“红十字‘救’在身边”联动网,为保护市民、游客生命安全筑起“防火墙”。

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哈尔滨日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奋斗》杂志、新华社客户端等多家媒体详细报道了市红十字会服务保障亚冬会的工作情况。

红十字救援力量护航“平安”亚冬。借鉴北京市红十字会服务“冬奥”的经验,本着“扩量提质、竞赛练兵、平‘战’结合”的原则,市红十字会于2024年4月新组建红十字冰雪救援队和水域救援队,先后迎接了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红十字报刊社的调研指导。救援队在广场、学校等场所组织开展多场应急救援演练和应急救护大赛,2024年8月29日,水域救援队在红十字应急救援水域训练场开展“迎亚冬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标志着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正式进入“亚冬周期临战状态”。

劳动节、端午节、元旦、春节期间,救援队配合应急部门参与松花江江畔及重要景点(景区)的安全值守,为保护广大市民、游客生命安全,助力“平安”亚冬做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中心,统筹推进,为服务亚冬提质加力

市红十字会全力打造“一体两翼三目标”工作格局,即以多层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主体,以“红十字精神、红十字文化”为两翼,以“预热、服务、保障”为目标,以人道力量扮靓东道主形象。

“守护未来行动”预热亚冬。联合市教育局开展“红十字青少年与亚冬同行——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以“全国红十字模范校”新阳路小学为代表的全市370所中小学校红十字会参与活动,全市26万余名红十字青少年以防灾避险逃生演练、红十字运动和应急救护知识竞赛、校园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迎接亚冬会的开幕。活动既普及了自救互救常识,又让学生将应急救护理念和红十字文化带入家庭,为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亚冬氛围积攒人气。

应急救护培训服务亚冬。在亚冬会组委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市红十字会克服工作预算“零”增加、无固定培训场地及培训师资紧张等实际困难,为14所高校6000名赛会志愿者以及38个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等非竞赛场所工作人员提供CPR+AED培训。同时,为哈尔滨市三站一场、5A级旅游景点(景区)工作人员提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救护员培训,有效提高公共聚集场所工作人员保障赛事活动安全、保护公众生命健康的能力。面向社会公众组织开展亚冬主题的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570期,培训救护员2.89万名,普及培训1.5万人次,构筑起群众身边第一道救护网。

“救命神器”保障亚冬。为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组委会合作备忘录》精神和黑龙江省红十字会“救在身边·亚冬同行”专项行动部署,市红十字会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黑龙江省红十字会争取到红十字应急救护一体机106台和微型救护站100台,布设在亚冬会竞赛场馆和运动员村、媒体村、技术官员村等非竞赛场馆、重要交通枢纽、旅游景区及文博场馆等114个单位的206个公共空间,完成设备所在单位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实现了AED在三站一场、重要景区景点及部分竞赛、非竞赛场馆的全覆盖,为保障亚冬赛事成功举办,守护市民、游客生命健康贡献红十字力量。

哈尔滨市红十字会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为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琳介绍,无论是红十字应急救护设备的布设,还是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培训与“红十字生命守护圈”的全面覆盖,亦或是红十字志愿者的专业服务,都彰显了红十字会在大型国际赛事中的独特作用。未来,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做好“后亚冬时代”的应急救护设备移交管护工作,进一步探索积累红十字会在基层组织建设、服务各类大型赛事及文旅活动等方面经验,用心用情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更好地发挥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

编辑:张建华 来源:哈尔滨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