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雪的世界,哈尔滨亚冬会的圣火在昼夜里熊熊燃烧。哈尔滨亚冬会的激情澎湃着八方来客,激荡着国人的内心,开闭幕式的美轮美奂呼应着赛场上的速度与激情。鏖战的分秒里,时钟的滴答声穿过一身身“火焰蓝”,叩击着他们的内心。他们眼中警觉、坚毅、可靠、守护的目光,折射出一抹抹“赤诚红”,伴着那一次次在赛场升起的五星红旗心潮涌动……


9秒的攀爬
“再来一次我还可以更快”,开闭幕式的大屏幕背后,一个声音无数次响起。6名负责大屏幕周围区域的消防安保人员,在钢筋林立的屏幕后一次次的演练着。他们看不见璀璨的舞台、精彩的演出,只有机器运转的声响和闷热狭窄的空间,6个人的工作就是反复的排查大屏幕的线路,计算用最快速度到达顶点的时间,盘算着动作如何能轻一些、再轻一些。“秒级响应、无感处置”,就在这震撼的大屏幕背后反复的演练和演习。“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万无一失”,消防员潘东鸣、张庆华反复的相互提醒,“报告指挥部,处置小组最快9秒到达顶点,两分钟内即可完成突发处置”,这短短9秒,汗水渗透过衣背、手掌磨破了一次又一次。此刻,“火焰蓝”用速度和持之以恒彰显着中国消防的速度。

首次的登台
国歌一次次在赛场响起,然而深处幕后的冰城蓝焰却极少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座城市的“守夜人”,就着一抹蓝,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见证“中国红”映透哈尔滨。一样的骄傲与自豪,你在赛场为国争光,我在身后护卫平安。

2月11日,哈尔滨亚冬会消防安保前方指挥部执行指挥、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戚文军受邀为“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双人同步”项目进行颁奖,这也充分体现了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对冰城消防安保工作的付出、工作成效的认可与支持,极大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火焰蓝”首次的登台,激荡着全体指战员心中一抹“中国红”。
火炬塔下的“洞天”
“这火炬塔下面这个门是添加燃料的嘛?”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看着地上带着盖子的洞口问道。当驻点人员打开盖子,转身下到里面,好多游客惊呼,这里面“别有洞天”。当哈尔滨亚冬会的主火炬塔被点燃,冰雪大世界里一派沸腾和欢呼,而这火炬塔下面的“洞天”里,火炬执勤点负责人王梁和2名消防员就在零下将近30度的环境里盯守着。外面烟花璀璨,他们的头上是欢呼和热闹,还有熊熊燃烧的圣火,当问到开闭幕式蹲守的消防员张思雨冷不冷,他回答的却是:“很光荣,能守着火炬塔,这是我这辈子都可以吹的牛”。没有心酸和委屈,忘记了寒冷与黑夜,此刻,“火焰蓝”用坚守与无惧书写着中国消防的担当。

一战而“红”
2月7日,哈尔滨亚冬会雪上赛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官方训练期间,一名哈萨克斯坦运动员落地时出现失误,导致眼角撕裂且脸部多处出现损伤、关节错位。哈尔滨消防支队雪域救援专业队在竞赛长的指令下,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转运。据介绍,作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首支参加亚洲冬季综合性运动会竞赛FOP区转运任务的专业力量,这支由38名救援转运官组成的8组小队,承担起了全部雪上项目的受伤运动员转运工作,已先后保障32场正式比赛以及24场官方、非官方训练,累计出动雪域救援转运官342人次,共救援转运各国运动员10人。救援队员专业表现的背后,有的队员孩子刚出生就奔赴一线;有的家人病重抢救来不及照料……他们却说:这是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一抹雪中飞“红”,闪耀冰雪赛场。出色表现得到央视总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应急管理报、中国消防杂志社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此刻,火焰蓝用专业与“战寒斗雪”书写着中国消防的使命。

“小我”只为“大我”
2025年的春节很特别,有“哈尔滨亚冬会”、有“冰雪季”……,冰城消防以“小我”成就“大我”,始终在工作岗位上坚守着。他们说着“为了哈尔滨亚冬会值得”,而“值得”二字的背后,是这样的“割舍”:他们中有的人从全省四面八方来增援,舍下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有的未能膝下尽孝照料重病的亲人;有的将定好的婚期一推再推;有的妻子正处于孕期,子女还尚在襁褓;有的“双消家庭”将孩子托给父母,双双战斗在一线……


“小我”就在那泛红的眼眶里偷偷抹掉泪水,就在那转身的一刻奔向高于一切的职责,就在那“一抹蓝”的背影里看到了他们心里装着的“大我”。此刻,“火焰蓝”用专业与“战寒斗雪”书写着中国消防的忠诚。

这“台前”和“幕后”的故事,将会被时光记录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哈尔滨亚冬会”的浓墨重彩篇章里永远留下“火焰蓝”的永恒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