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火出圈,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发挥“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助力龙江旅游再添新亮点——1月19日起,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寒假期间对外开放国际和平资料馆。1月21日,由20名9至15岁的山东烟台天一冬令营的“小苹果”和3位老师组成的研学团队走进国际和平资料馆研学打卡。
国际和平资料馆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与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合作共建项目,在校园内划出1500平方米,于2021年初建成,陈列照片500余张,陈列罪证实物150余件,展出有关出版书籍及资料2000余册。国际和平资料馆功能定位:红色教育基地、思政实践课堂、科学研究宝库、学科建设基石。
研学开始之前,龙外校友——2005届英语系学生李婷玉和女儿——哈尔滨新区第二学校三年级张芮霖同学为烟台的“小苹果”带来了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个带有卡通小猫咪图案的小挎包,收到礼物的“小苹果”表示非常喜欢,向“小冻梨”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一起合影留念。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纪委书记、副校长、国际和平资料馆馆长焦洪双博士和赵艳珊老师在现场宣讲中,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和平资料馆展览的主题是“战争、记忆、和平”,展览分为国家犯罪、部队编成,人体实验、细菌攻击,逃脱审判、战后追踪,团结合作、捍卫和平四大部分,展览前两部分的“历史事实”占展览比例四分之一,后两部分“历史记忆”占展览比例四分之三。在前两部分的图片选择中,全部采用新发现、未公开的研究成果。展览的亮点在后两部分,首次梳理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反人类暴行的传播记忆。国际和平资料馆真实客观地再现历史,将日本细菌战从个人记忆和城市记忆转化为民族记忆、国家记忆乃至世界记忆,实现保存人类记忆、保护世界遗产、传递和平信息的最终目的。
此次研学活动,让“小苹果”和“小冻梨”与老师、龙外校友一起见证了那段沉重的历史,感慨颇深,心情难以平静。研学结束时,“小苹果”和“小冻梨”积极踊跃在签字席留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珍爱和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师生们纷纷表示要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缅怀先烈,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一直致力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实现红色资源共享,不断创新立德树人的方法和途径,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教育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通过红色研学,让学生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点燃红色梦想,使红色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人生目标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让研学更“鲜活”“生动”,着力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争做时代新人。
龙外安保团队全程呵护着“小苹果”和“小冻梨”,此次研学活动在冰城“冬日的暖阳”里依依惜别。
哈尔滨日报记者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