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哈尔滨日报》第7版报道了安徽全椒县的图片新闻,没想到,热情的全椒文旅化身“南方小碧根果”,隔着2100公里向“尔滨”喊话:2月25日农历正月十六,欢迎东北老铁来全椒走太平桥。
喊话一出,有安徽网友热评助力:“全椒县本地人实话实说,正月十六走太平桥,还是值得游客们走一走,逛一逛滴。”
网友“我的大小猴(候)”则说:“‘ 尔滨’来了,全椒阿姨来句,乖乖这伢长得真桑,横有横竖有竖的。”
还有当地网友调侃自己都不知道家乡特产:“几十年的全椒人都不知道碧根果。”“作为全椒人表示,我不知道我家产碧根果,就跟黑龙江人没吃过他家产的蔓越莓一样。”
记者了解到,安徽全椒县位于南京和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之间,是千年古县,更是清代大文豪《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故乡,是“中国碧根果之都”,一个县的碧根果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成。当地有一项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文化活动——正月十六走太平桥。每年正月十六这一天都会有各地游客来到太平桥上,走一走,瞧一瞧,祈祷新年平安。
对于“南方小碧根果”的邀请,东北网友答话:巧了,哈尔滨也有一座太平桥,同样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故事和情怀。北国冰城哈尔滨欢迎你们来玩。年前,你们来看冰雪;年后,我们去走太平!
百度百科
哈尔滨太平桥的由来
太平桥是太平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桥,座落在马家沟河上。清末以前,太平地区人烟稀少,当时马家沟河上没有桥,每到春雪融化或河水暴涨时,就会截断太平地区与傅家店之间的交通。
1908年,三棵树屯占荒户陆氏后裔陆廷祯发起募捐,修建了一座跨河的木桥,为祝福通行顺利,祈求居住安宁,这座桥被命名为太平桥。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成立区人民政府,曾以太平桥为区的行政名称。太平桥在1947年的重建过程中采用了石桥墩和钢筋水泥结构的拱桥,这种设计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显示了其在城市交通中的重要性。
哈尔滨日报记者 那跃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