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由省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驻省专员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黑龙江省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松北区人民政府、哈尔滨市太阳岛风景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第43届“爱鸟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太阳岛风景区举行。本届“爱鸟周”活动的主题是“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爱鸟护鸟志愿者、学生和部分社会群众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科研中心举行的收容救护的野生鸟类放飞活动备受瞩目。随着工作人员打开网笼,80余只各种鸟陆陆续续飞出网笼,伴着欢快的鸣叫,振翅高飞,重返蓝天。本次活动,通过标本展示、科普展板、发放保护鸟类知识宣传册和海报等方式,广大师生和群众进一步了解了鸟类等野生动物,普及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鸟类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鸟护鸟等生态保护事业中来。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形势加快好转,种群有效恢复增长;关爱鸟类,保护自然成为广泛共识;栖息地建设和源头保护成效显著,建成自然保护地61处、面积64.55万公顷,落实专兼职鸟类保护巡护人员8340人、面积220万公顷;执法监管持续加强,林草、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配合日益密切,执法打击成效显著;全社会共同参与局面加速形成,“政府+志愿者+媒体”机制有效运行,两年来共开展候鸟迁徙护飞行动145次、参与人员785人次、行程15600公里,巡护18个区、县205个街道和乡镇,查获放飞野生鸟类2360只。
同时,救助体系逐步完善,2年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650只,其中和东北林大配合实施34巢110只金腰燕雏鸟迁址保护救助,以及守护滞留东方白鹳在哈尔滨成功越冬等典型救助案例,社会反响积极。鸟类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持续开展,保护鸟类从娃娃抓起,薪火相传。
李佳轶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