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哈尔滨市教育局获悉,根据前期已经发布的“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寒假劳动清单”,春节前夕,记者采访了部分哈尔滨市中小学和学生,在梳理浓浓年味儿的劳动清单同时,也跟随孩子们沉浸式体验哈尔滨本地特有的年味儿。
近距离感受省级非遗“年”味儿游戏
在2月5日上午的哈尔滨市双城区农丰满族锡伯族镇学校,一场主题为“农”韵“丰”情的迎新春活动在农丰镇双利村家校社热闹地开展着。此次近距离感受民族特色“年”味儿活动中,农丰学校身着民族服装的师生们用锡伯族独有的劳动方式和风俗习惯。除了在冬日的暖阳下载歌载舞,喜迎新春、接福纳吉外,师生还同台竞技锡伯族一项古老的传统游戏——欻嘎拉哈,这项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已经世代传承且老幼皆宜,在这样的传统节日中学习传统文化习俗,使全体师生在此项劳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
进社区包饺子品“年”味儿
切菜、和馅儿、包饺子……春节前夕,哈尔滨市平房区第二幼儿园的宝宝们与保国街道花卉社区奶奶、阿姨、小姐姐们一起包饺子,共同感受春节文化传统习俗。
其间,平房二幼的宝宝们时而问起,“怎么和馅儿会更好”“包多少馅最合适”“饺子多大最容易熟”等实际问题,并通过与伙伴、老师合作包饺子,使幼儿真实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春节的氛围,体会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洒于孩子的心田,让二幼宝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剪幸福满满的窗花体验“年”味儿
中国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每逢春节,人们便将剪纸贴在窗户上、墙上,寄托美好祝福及愿望。记者采访发现,哈尔滨市阿城金京小学就举办了“迎龙年 剪窗花 送祝福”的主题剪纸活动,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体验着传统文化,以剪纸的方式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
同样在哈尔滨市新疆第二小学校,孩子们也用巧手剪出一张张惟妙惟肖的窗花,用吉祥、如意等包含着真挚祝福内容的作品,带领身边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年味和孩子们对大家的美好祝愿,让大家倍感节日温暖。
同样内容的活动也在哈尔滨市保国第二小学校、哈尔滨市电工小学校开展。学校表示,开展寒假春节主题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了解了春节传统习俗,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巧手做花馍寻味中国年
花馍,也称“面花”,作为北方地区的一个传统民俗,孩子们对食物的向往与喜欢是与生俱来的,而它也是中国民间面塑品,寓意财源滚滚、蒸蒸日上。
春节前夕,哈尔滨市爱建学校的孩子们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与面粉相约,亲手制作花馍,体验过年的仪式感,用童心品年味。
此外,作为非遗进校园的重要内容,哈尔滨新区花园小学的“我行我塑”非遗花饽饽也很有特点,学校为了让孩子们熟能生巧,也布置孩子们用春节期间的家庭面点制作节点,认真学习实践“小雪人”花饽饽制作教程,并在家长的协助下或独立体验“小雪人”花饽饽制作内容。
挥毫泼墨书写中国“年”味儿
记者采访中还发现,新年来临之际,哈尔滨市第一二五中学校、哈尔滨市阿城区金河小学校孩子们也拿起毛笔,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书写“新时代的春联”。“春风快递千家福”“福字签收万里春”“龙腾翻巨浪”“龙腾动春雷”“龙于岳麓画中飞”等将新年的祝福化作一副副红火的对联,暖暖的年味儿在空气中弥漫。这些春联,满载新时代新成就新气象新祝愿,流溢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捧着墨汁未干、字迹飘香的春联和福字,迎新请福,个个喜上眉梢。
做特色美食享舌尖上的“年”味儿
在舌尖上的“年”味儿采访中,记者除了看到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教师张冬瑞示范解锁东北锅包肉做法外, 还看到南方小金豆们在“尔滨”早餐吃的灌汤生煎包+豆腐脑做法。
此外,哈尔滨市新阳路小学校在寒假期间也开展“新阳娃巧手制作年味,美味‘食’足”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根据水果的外形、颜色等特点进行摆造型、配色彩、放点缀,各种风格的“龙年”水果拼盘应有尽有。
龙年即将来临,为了使外地游客更多了解哈尔滨,哈尔滨市阿城区何延川红军小学校志愿服务小分队也进行了“我为哈尔滨代言” ,即冰城红领巾讲解员打卡城市地标活动。而在乐享冰城特色“年”味儿时,哈尔滨市新康小学校也依托冰雪文化开展“尔滨‘小冻梨’迎新年,送祝福!”主题实践活动,化身“雪宝”愿外地的游客在哈尔滨的跨年夜充满温馨和幸福,并共同迎接美好的新年。
哈尔滨日报记者 郑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