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快讯
市场开发
亚冬百科
魅力哈尔滨
点击阅龙江
赛事购票




甲辰春虎日·虎文化非遗传承荟精彩绽放
日期:2024-04-25


当充满龙江地域特色的非遗与威猛可爱的“虎”文化元素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绽放出怎样的精彩?4月24日,以“龙腾虎跃·万物春生”为主题的甲辰春虎日·虎文化非遗传承荟,给出了精彩答案。

此次活动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东北虎林园、黑龙江吾尚智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松雷何所有中央大街店承办,致力于推动虎文化在黑龙江传承发扬,推动非遗和旅游、商业、创意设计、生态研学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实现非遗动态传承,持续释放龙江文旅市场吸引力。

(视频由省文旅厅提供)

非遗加持:虎文化“荟”出彩 旅游“火”出圈

2024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是“春虎日”。

正如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何大为在致辞中说,在这个孕育万物的春天,我们挖掘出深藏民间、纪念老虎生日的传统节日——山神节,举办“春虎日”系列文旅推广活动,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产、学、研、用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驶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双向奔赴的“快车道”,让我省的虎文化亮出彩,让非遗旅游火出圈。

民族舞蹈《山河得令》表演

活动现场,东北虎人偶热情迎宾,百面虎头旗迎风招展,黑龙江旅游吉祥物爽爽虎欢迎亚冬吉祥物东北虎“滨滨”“妮妮”回家;在由虎图腾装点的主舞台上,群舞表演《山河得令》为活动拉开序幕;舞台下,游客和观众兴高采烈地参与互动……

黑龙江省丰富的东北虎自然生态资源与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遇相融,让虎文化非遗“荟”出彩,为“龙年游龙江”添“虎威”。

产学研用:“组合拳”让非遗“潮”起来

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实现活态传承。龙江文旅亮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当日,“高校非遗文创产学研用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旨在充分发挥高校设计人才力量,实现非遗作品的产、学、研、用,推动非遗旅游文创产品的创作和流通,从而更好地保护传承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由黑龙江省龙江游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同CDS中国设计师沙龙、中国传统手工艺设计转化中心、黑龙江虎文化专家学者共同创建的“龙江守艺人·虎文化设计研究院”正式成立。一批龙江“守艺人”将在此传承和发扬优秀虎文化艺术产业。

从非遗到文创,从手艺到守艺,龙江非遗因为融入创意设计而“潮”起来。活动现场发布了“黑龙江非遗创作创意评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设计人才参与赛事,将评选出获奖的非遗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推动形成设计、生产、展销于一体的非遗产业闭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剪贴传承人马文侠说,非遗要想得到良好传承,就要创新内容、技艺、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等,还要与时俱进,融入人们的生活,打造出具有非遗特色的实用品。

起名诵诗:非凡体验与“虎”文化零距离

咏颂《虎之赋》表演

“展虎威以兴伟业,奋虎势以保国疆……”活动现场,东北网小记者团深情咏颂的《虎之赋》,感染了现场的观众。《虎之赋》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主席唐飚表示:“ 以虎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能够更好地弘扬虎文化,传播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理念。”

“小老虎是怎么吃奶的?”“大老虎的体重有多少斤?”……面对两只两个多月的小老虎,小游客们充满兴致地踊跃提问。“虎爸”“虎妈”耐心解答。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柴政说:“通过自然教育研学课程的学习、互动和体验,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近动植物,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研学旅游注重在游览过程中的学习和成长,对于提升旅游品质、丰富旅游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市集工坊:虎文化非遗文创“用”起来

一件件“虎”元素非遗作品让市集“虎虎生威”

当日下午,位于松雷何所有中央大街店的黑龙江省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开启了精彩的分会场活动。在非遗市集,渤海靺鞨绣的虎头栩栩如生,小老虎的宁古塔彩灯深受孩子喜爱;在非遗工坊,孩子们参与制作带有老虎元素的非遗手工艺品。

可爱的“虎”葫芦让孩子挪不动步

此外,非遗·虎文化作品展收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百余位优秀设计师的虎主题创作,其中一件文创作品采用国潮设计风格,以黑龙江省的虎、鹿、鹤三种代表性动物为主题,表达了“福禄寿”的美好寓意。

桦树皮非遗技艺手工艺品很吸睛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之花,非遗和虎文化不再“束之高阁”,而是走进热闹的商业街区,吸引游客“走一走,看一看”,促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共识。特别是带动青少年了解非遗、爱上非遗、钻研非遗,让非遗所托有人、代代相传。



编辑:衣鸿飞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