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快讯
市场开发
亚冬百科
魅力哈尔滨
点击阅龙江
赛事购票




候鸟归来 黑龙江尽显生态之美
日期:2024-04-19


进入春季以来

黑龙江大地逐渐回暖,春意盎然

阔别几个月的候鸟纷纷归来

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

黑龙江都会迎来候鸟迁徙的高峰期

在这里可以充分领略

大自然展示的生态之美

图源:央广网发

在七台河市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苍鹭、野鸭子、鸳鸯、鸥鸟等候鸟欢聚在一起,时而觅食鸣叫,时而起舞嬉戏,吸引游客驻足和摄影爱好者拍摄。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季有150多万只候鸟从兴凯湖区域跨境迁徙。近日,兴凯湖畔迎来了大批小天鹅迁徙种群,比去年的迁徙时间提前了将近15天。

在黑河市,成群的候鸟翩然而至,黑龙江大桥下的候鸟自由穿梭,野生鸬鹚也来“凑热闹”。黑河的森林、沼泽和河流等湿地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吸引大批候鸟到此“安家落户”。

图源:央广网发

候鸟归来,缘何偏爱“歇脚”黑龙江?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黑龙江省迁徙候鸟的种类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到这里“歇脚”。为应对积雪覆盖期候鸟觅食难的问题,黑河市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人员在候鸟迁徙地进行活鱼投喂,护航候鸟迁徙,保证这些候鸟有充足的食物来源。

牡丹江市通过退耕还湿地、河湖长制长效机制落实等,推进牡丹江流域的河湖有序管理,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保护,迁徙大雁的数量和种类都在逐年增多。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退耕还湿、禁渔、湿地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显著提升了当地水鸟栖息地质量。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利用科技赋能,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运用智慧化数字化监测系统、大数据+物联网、物种AI识别、卫星追踪、无人机巡航、远红外相机等数字高科技手段,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监测。

近几年,各地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过去那种脏乱差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再过一个多月,这里就会呈现天蓝、水清、草绿、花香的美景,优美的环境不仅让候鸟喜欢上了这里,也成为游客们旅游观光的打卡地。

除了生态治理,今年3月,黑龙江省多地开展春季候鸟迁徙保护行动,保障春秋季候鸟迁徙安全,巩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黑龙江八岔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12年就开始设置人工栖息架,现在保护区内共有40处人工栖息架。保护区内还设有4座可攀登式视频监控塔和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可24小时实时跟踪监测,及时更新保护区的动植物底数,监控潜在的风险隐患。各地自然保护区还对重点水域进行了管控保护,禁止外来人员用无人机干扰候鸟正常迁徙,给候鸟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候鸟是环境的“试金石”,珍稀候鸟的大量回归正是得益于黑龙江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得益于在湿地上划出的一道道生态“红线”,得益于自然保护区坚持湿地“为鸟让路”。

编辑:卢丙武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