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冰雪季”,哈尔滨市累计接待游客87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4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49%和505.52%。“尔滨热”火爆出圈,也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标志性现象。哈尔滨的旅游热,是一座城市文旅事业的异军突起,更是一群人默默付出的实践结果。老工业基地重回聚光灯下,其背后发生的故事折射出哈市干部能力作风的深刻转变。近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级媒体集中报道“尔滨”热背后折射出的干部能力作风上的转变。这不仅仅是对哈尔滨市旅游业发展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当地党员干部能力作风转变的认可。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上,更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党员干部的积极作为和不懈努力,哈尔滨市正在实现由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大都市的华丽转身。
哈台短评——实干的“尔滨”别样“红”!
盛夏时节,“尔滨”游人如织,从“一季火”到“四季红”初步成为现实,带动城市各项事业气象一新,欣欣向荣。
厚积薄发的冰城夏都“出圈”成为“文旅顶流”,源自国家给予的良好的政策机遇,源自各地游客的大力支持,源自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爱市民的同向发力,也实现了干部实干作风和城市实干发展的同步收获。
实干,体现担当有为。思路一变天地宽,全市时时想发展,事事谋发展,“金点子”“好创意”层出不穷,这才有了文化旅游的花样不断、天天“上新”。
实干,带来环境优化。提能力、转作风、优环境。全市目标明确、讲求实效,以作风转变促进能力提升,以能力提升提高服务效能,以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实干,更是无声的力量。党员干部干在实处,市民群众看在眼里。在身边党员干部带动下,全市人人都是服务员,个个争当宣传员,让热情和真诚成为哈尔滨最美的风景。
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求真务实。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黑龙江,对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作出部署,哈尔滨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在心,并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推动冰天雪地加速变为“金山银山”。
在实干中磨砺锻造,在实干中激发动能,在实干中闯出美好前景,实干的“尔滨”,别样红!